招投标网
欢迎访问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热点检索: 照明 路桥工程 交通设施 电力工程 勘察设计 电气设备 空调/暖通 监理 绿化景观 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 智能化 水处理 装饰装修 LED 家具 建筑材料 市政工程 体育场 水利水电 电梯 厨房设备 三大系统 检测 净化工程 教学设备 灯光舞台 钢结构 船舶 噪声治理 钢材 防腐保温 石材 加固 PPP
推荐公告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到机采...
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市宿豫区税...
厂房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
上海郁州海运有限公司航次租...
河南省5G通信塔及附属工程...
苏州市苏州湾文化中心有限公...
扬州市物港路48号2号仓库...
2024年淮安市公司营销中...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室...
辽宁省5G通信塔及附属工程...
上海郁州海运有限公司航次租...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招投标网 —> 行业新闻

具备四大特征!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内蒙古


 发布时间: 2021-10-15

被外界称之为“煤炭大市”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官方12日宣布,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正式落地内蒙古。

当日,鄂尔多斯官方是在此间召开的2021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携手远景科技集团共同对外发布这一消息的。

官方透露,鄂尔多斯之所以想到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是基于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能实现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与使用。

在峰会上,鄂尔多斯官方与企业还携手国际标准机构必维集团(BNF)发布了全球首个“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对当地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提出了覆盖零碳能源、智能管理、产业循环与社会减碳四方面的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碳中和转型的历史机遇下,鄂尔多斯打造的零碳产业园,将推动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这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发展结合。

零碳产业园画像

所谓的“零碳产业园”,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又是什么样的运作机制?

在2021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从远景科技集团战略总监张元与国际鉴证公司必维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杨虎共同发布的“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张元表示零碳产业园具有四大特征。“首先,零碳产业园有零碳能源供给系统,风光储氢结合智能电网可以给园区提供零碳的能源,其次,是零碳的产业和科技,零碳产业园必须要去汇集规划生产零碳的产品,产品可以帮助社会减碳,并且要运用最新的零碳科技孵化它。第三,零碳产业园需要具备智能的基础设施,从物联网到智能的工厂、智能的交通、智能的建筑成为一个系统,成为一个体系,有一个智能的系统管理,做到系统的优化。第四,零碳产业园不仅要为园区制造零碳的产品,更要为地方区域去推动低碳的转型,产品可以为区域做到减排,并且培养绿色的人才梯队,给区域的低碳转型做服务。”

也就是说,符合“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的零碳产业园将具备四大特征:构建零碳能源供给体系,推动零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智能物联管理内核,以及为区域创造低碳转型动能。

张元表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具备了这四大特征,“规划并且已经实现80%的能源从新能源直供,剩下的20%和电网一起协作,做到100%的零碳产业园。”

“零碳产业园不是一蹴而就,我们也给零碳产业园提出了1.0、2.0、3.0的版本”,他谈到,从零碳能源的供给系统,从现在可以做到40%-50%的新能源直供,到未来100%全天候新能源直供,并且做到能源的成本不增加,做到能源的安全和保障。

零碳产业园被认为将成为零碳新工业革命的摇篮,而传统能源主产区具有某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的煤炭富集地区,传统高耗能的重工业面临“能耗双控”目标下的转型压力,但对于这些地区来讲,压力下也隐藏着机遇:中国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9.910, 0.15, 1.54%)分布在西部北部。在“能耗双控”的压力下,绿色电力可能成为撬动整个生产关系的生产要素。三北区域有更强的意愿建立零碳产业园,打造完整零碳新工业体系的优势。

内蒙古以及鄂尔多斯不仅可再生能源丰富,而且有丰富的资源。内蒙古电解铝产量位居中国第三,萤石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20%,油气盆地碳封存潜力巨大。因此,鄂尔多斯有建设零碳产业园的需求和条件,而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实践,被认为将为国内传统高耗能城市的转型,以及全球的零碳工业转型提供经验。

此次落地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就是基于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实现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与使用,并且以集约化的顶层设计形成围绕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氢等上下游集成产业链。

未来,零碳产业园的生产用电将100%采用绿色电力,生产供暖系统将采用绿电采暖,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汽车船舶的燃油系统将被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所取代,绿电制氢生物合成技术将取代使用化石原料的传统化工,生产出零碳并可回收的材料,被寄希望成为区域实现碳中和转型与产业升级的中国样板。

 下载附件: 无附件